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略论建立高等教育市场

    黄崴,杨芳

    <正> 一、高等教育市场存在的客观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全国性的和区域性的劳动力市场已在逐步开始发挥着调节人才或使劳动力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的功能;高等教育日益受到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正谋求与劳动力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平衡.传统的高等教育运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培育和建立高等教育市场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际问题.

    1993年02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6 ]
  • 略论“时机”

    吉彦波

    <正> 最近,邓小平同志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要抓紧有利时机,加快经济发展.全面探讨、分析“时机”范畴,对我们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极有意义的.一、时机的本质按照人们的通常认识,时机是指具有时间性的客观条件,且一般指其有利的方面.这样认识时机无疑是正确的.却又是不够的.它远未揭示出时机的深刻内涵与辩证特性.时机应是诸多要素、方面、条件、性质的辩证统一.

    1993年02期 7-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论毛泽东的社会结构改造观

    张剑伟,丁邦清,李文生

    <正>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指出:每一个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也指出“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本文所讨论的社会结构,主要是指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是社会的物质性结构.这里是按历时性的方法论述毛泽东关于社会结构改造的思想,兼与其他经典作家的理论进行比较.

    1993年02期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5 ]
  • 市场经济的十大特征

    赵中社

    <正> 需求无限性和资源稀缺性的矛盾,决定了无论在何种形态下都需要把稀缺的资源按照需求的结构进行合理的配置.但通过什么方式或手段来配置资源,并使效率达到最大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二十世纪以来,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方式进行的.历史的教训和经验告诉我们,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效率是低下的,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体制,效率却是颇高的.尊重事实,尊重历史的选择,在党的十四大上,我们党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1993年02期 18-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 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办实体刍议

    韩明德

    <正> “下海”一词不知从何日起,使用频率大大地增加了,并且已失去原来的含义,大有取代“经商”二字之势.对“下海”一词稍加品味其妙无穷,赞叹之余,你会倍感我们汉语言的丰富和艺术.因为市场恰是一个海洋,经商者恰如弄潮儿,因此“下海”也就意味着经商了.今天我们面对汹涌澎湃的商品经济大潮,不难看到,有的人在搏击,沉浮,有的人浅尝辄止,有的望洋兴叹.弄潮儿有工人、农民、机关干部、莘莘学子,还有大学教授,甚至我们的党、政、军机关也纷纷下海、弄潮、搏击.

    1993年02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8 ]
  • 我国农村教育现状分析

    李明斌

    <正> 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农业的现代化关系极大.正确认识、分析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求发展农村教育的途径,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后,我国农村教育获得了较快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率先在农村进行了经济改革,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获得空前的发展,农民也得到了许多实惠.但是,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仍较为缓慢,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1993年02期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7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0 ]
  • 试论贫困地区的脱贫与发展

    王文臣,王艳

    <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农村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生活逐步改善.但是,这种发展由于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等原因而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农民收入水平低,少数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如何尽快使这类地区脱贫致富,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研究的问题.

    1993年02期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2 ]
  • 结合革命史课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初探

    张元勋

    <正> 中国革命史是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马列主义理论课.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既是这门课应当承担的任务,也是当前应当探讨的重要问题.一、充分发掘教材内容,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作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过巨大作用.今天,为了进一步激发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把我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必须在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年学生中大力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广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作为直接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

    1993年02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 高校体育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浅议

    王立本,李建军

    <正> 高校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工作的实施者,是教书育人的园丁,要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真正调动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事业心,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体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和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体质关系极大;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基地,体育教师同整个教师队伍一道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这里就针对高校体育

    1993年02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1 ]
  • 鸿门宴楚汉得失之我见

    张志坤

    <正> 谈到秦末汉初楚汉相争的历史,首先必及鸿门宴.此“宴”为楚汉相争之肇始.一种习惯性的看法认为,鸿门宴上项羽大失策,其一,未能击破沛公军如原意;其二,心慈手软,未能在宴会中如范增意就势除掉刘邦,永绝后患.项羽有此二失,以致于后来落得个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悲惨结局.事实上,这种看法是肤浅的,仔细地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就会发现,项羽集团通过鸿门宴之会而捞到了巨大的好处,而刘邦也因此免除了一次危难.鸿门宴是刘项双方在各自实力和背景基础上所达成的妥协、平衡,各有得失,和后来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1993年02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1 ]
  • 《清明上河图》中两词新解

    王遂一

    <正> 北宋张择端所绘之《清明上河图》,由于时代久远,图中需要探讨的问题尚多.本人偶有心得,也想谈两点自己的见解、抛砖引玉,以期得到斧正.一、“解”即“解试”《清明上河图》卷末有一斗天的“解”字,这一“解”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解”即“解试”之意.“解”音jiè,原意押送.《新唐书》载,唐之科举凡来自州县“举选不由馆学”,谓之乡贡”.乡贡者,乃“明于理体为乡里称者,县考试、州长重复,岁随方物入贡”.由于人与物同时解送京师,“解”字便和科举考试结缘.五代时“解”字和考试的关系更加密切,如《旧五代史》载,“梁开平元年七月勅,近年举人当秋荐之时,不亲试者号为拔

    1993年02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述评

    张劲

    <正> 1938年3月29日至4月1日,国民党在武昌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在政治、军事、组织各方面实行某些改革,以适应战时需要,表明国民党自南京败退武汉后的近一年时间里,在共产党人的推动和抗战形势的促进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这集中地反映在临全大会提出的《抗战建国纲领》的基本精神及其实行之中.早在1935年日本加紧侵略发动“华北事变”之后,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蒋介石就谈到了“和平绝望”之时,只有“听命党国,下最后之决心”的问题.此后,国民党对日谈判的态度渐趋强硬,并开始以亲英美派官员大量取代汪精卫亲日派主持行政院及各部,在

    1993年02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4 ]
  •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建立抗日反蒋统一战线的经验

    谢树坤,陈瑾

    <正>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中间势力在我国是有很大力量的,不但中国共产党在极力争取他们,以反对顽固势力;国民党顽固派也在极力争取他们,妄图孤立我们.能否争取中间势力,是我们能否战胜国民党顽固派的一个重要因素.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是中间势力中最有军事政治实力的一部分.在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为争地方实力派做了大量艰巨复杂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93年02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2 ]
  • 宏扬书坛传统 繁荣书法艺术

    肖崇俊

    <正> 我国的书法艺术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经过近三千年的发展和创新,已成为祖国艺术宝库中一项重要财富.“书契之作,适以记言.”中国书法随着文字演进,经历了篆、隶、草、楷四种书体.四种书体又有正、草、俗、雅的变化,产生了多种书写形式.而每种书写形式在萌生、成熟、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数以千计的代表性书法家,缀装着我国书法艺术的璀璨的星空,放射出奇异夺目的光彩.他们中的一些杰出代表,又能以各自的志向、性情、学识、素养结合时代的风尚,形成丰富多彩

    1993年02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1 ]
  • 《山海经》空间之谜解析

    焦国标

    <正> 《山海经》,千古第一奇书,依稀是中国地理的记述,也有差不多同样多的材料仿佛与中国地理无涉.这便是司马迁以来困扰已久的《山海经》空间区域之谜.笔者发现,《山海经》空间区域问题之所以成谜有两大根本缘由:时间上,历代研究者只对它作平面静态观,或者说作共时的考索,而对它所载述的内容的历时纵深度缺乏足够考虑,这就在研究者主体心理的准备方面造成了被动局面,从而进一步必然造成“缩短不可汲深”的研究状况;空间上,研究者把目光圈定在黄河流域或中国之内,对我们民族祖先史前活动领域缺乏原始察终的推测,究其实是对研究对象的先期的宰割,那么研究上“褚小不

    1993年02期 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5 ]
  • 一动一静 天地之间——论动静画理在王维写景诗句中的运用

    徐正安

    <正> 中国古代绘画和古代诗歌,都是在中国这块古老而独特的文化土壤中孕育、成长起来的两株奇葩.二者尽管在艺术的外在形式上有区别,但作为姊妹艺术,它们也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本文拟就动与静这一对立统一的画理在王维写景诗中的运用作些分析.动与静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两种最基本的运动状态.中国古代对动静这两种基本状态认识得非常早,也非常深刻.《乐记·礼记》云:“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动者,地也.一动

    1993年02期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9 ]
  • 《金瓶梅》婚恋描写的文化新质

    张进德

    <正> 文学是人学,而人和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女之间的关系.《礼记·礼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正因为男女婚恋是人类发展、繁衍的首要课题,男女之情是人类诸种感情中根植于人性中最深层的最基本的感情,所以婚恋问题便成了文学的永恒题材.现代精神分析派文学评论家莫达尔曾说:“其实诗与文学的伟大,便在于性爱.因为生命中性爱占重要成分,这些文学因此对生命便最真实”.这种说法未免偏激,但却一语道出了性爱(包括婚恋)与文学所结下的不解之缘.文学,作为社会生活

    1993年02期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3 ]
  • 论胡也频的诗歌创作

    黄昌勇

    <正> 现有的中国新文学史著作,对胡也频的诗歌创作是忽视的.事实上,二十年代中后期,胡也频就以其大量的诗作引起北方沉寂诗坛的关注,有学者称誉他的诗作“作为近代新诗新型之一种”,“以离奇的风格,造成一种新的趣味”.①从三十年代至今,对胡也频的诗作或存在着片面的解释,如郑振择在诗人牺牲不久撰文认为,他的诗中找不到“一丝半毫的反抗时代的影子”,这种“绅士式”的创作表明作家“似乎还没有尝到任何真实的人间生活的辛辣味儿;”②或较多注目于诗人创作受启于李金发象征派诗的因子.造成这种情况的缘由,一方面是胡也频的诗作大多刊载于《现代评论》等刊物,自然不会引起左翼文学界的注目,因而

    1993年02期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2 ]
  • 中英诗歌中的“象征”

    刘保安

    <正> 象征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来代表或暗示某种抽象的意义.最典型的例子是那些具有特定意义的形象,如文英诗中,百合象征纯洁,十字架象征基督教;中国古诗中松象征坚贞,杨柳象征离别,桂、菊象征高洁、孤傲.象征可分为以下三种:1、固定象征.这种象征主要是凭着一定文化中对它们的普遍接受而存在,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成为常规的用法.这种象征由于固定下来常被后人沿用.中国古诗中“杨柳”象征“离别”是众所周知的.例如:“渭城朝雨轻浥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在英诗中,用“玫瑰”象征“爱情”和“美人”也是人所皆知的.如;“采摘玫瑰的花朵吧,时光老人在飞奔.今天笑盈盈的这朵花呀,明天将转眼凋

    1993年02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从汉代注释书谈古汉语名词句法功能的变化——兼评“词类活用”说

    孙良明

    <正> 朱德熙《语法答问》中说,汉语语法的真正特点(跟印欧语比较)主要有两条,“一是汉语词类跟句法成份(就是通常说的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并说“名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做谓语”.①名词做谓语的“条件”是什么,作者没有具体讲明,不过就现代汉语来说,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讲的“体词谓语句”②,就古代汉语来说,《马氏文通》讲的名代同次“同于主次”③和黎锦熙《比较文法》讲的名词在不用同动的补位④,可能是在“条件”之中.而就汉语来说名词表示判断可不用判断词,古今是一致的.但在古汉语(指先秦时代的书面语),名词做谓语/述语相当自由、灵活,可以说很难找

    1993年02期 9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4 ]
  • 古老汉字的女性文化印迹

    陈伟琳,姚锡远

    <正> 在人类所有的文字中,古老而悠久的方块汉宇,以其特有的表意性和奇妙的形体构造而显示出独特的风韵.汉字脱胎于图画文字,尽管经过几千年不断地嬗变与演进,但其图画的痕迹并没有完全彻底地消失,从汉字的形体构造上,或多或少地可以窥见当初先人们造字的理据和本义(有些字产生的理据就是字的本义).汉字是汉民族大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换言之,汉字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所以那一

    1993年02期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6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0 ]
  • 汉语派遣义用词浅论

    赵旭东

    <正> “派遣”者(政府、机关、团体 上级、长辈等)命人到某处做某事之谓也.从上古至今,汉语派遣义用词常见的有10数个,使、遣、发、差、差遣、着、打发、派、派遣、差派、委派等.就派遣义而言,这些词都是同义词,只是盛行的时代有所不同.大体说来,上古和中古多用“使”和“遣”;近古除用“遣”外,又用“差”和“着”;清代始用“派”字,至乾隆时渐多;最后随着白话文的普及和北方话影响的扩大,统一用“派”.本文试从派遣义用词的历史演变“派”字优势地位的确立及其派遣义的产生根源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993年02期 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语用含义浅说

    李晶漪 ,罗国莹

    <正> 一、对语用含义的理解1、什么是语用含义,在交际中,一个句子所表达的意义,用句子本身的意义可能有相当大的距离,有时甚至截然相反.在话语的实际意义和句子意义之间有区别的情况下,前者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从后者推断出来,这种从句子意义中推断出来的实际话语的意义,称为语用含义(或“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implicature)例如:

    1993年02期 114-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2 ]
  • 孙叔敖

    <正> 孙叔敖,生活在公元前七世纪后期到公元前六世纪初期,即春秋时代,楚国期思(今河南固始县)人,是我国古代以廉洁尽忠而闻名的政治家和水利工程专家.孙叔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农村度过的,较多地接触到劳动人民,了解人民的疾苦和愿望.这对他的思想和品行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最初孙叔敖并未得到楚王赏识,后来他的朋友沈尹筮向楚王推荐孙叔敖为令尹(楚国设置的最高官职,相当于后来的宰相)说:“期思之鄙人有孙叔敖者,圣人也,王必用之.”楚庄王接受了沈尹筮的举荐.

    1993年02期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