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专题研究:媒介范式变迁与文化建构

  • 拯救、觉醒与回归——美国电影《马语者》的叙事手法与文化内涵

    焦素娥;

    《马语者》是好莱坞著名电影家罗伯特.雷德福用十年时间精心打造的一部诗情浓郁、内涵深邃的影片。影片从外在结构上看是一个拯救生命的故事,从内在结构上看,则是一个爱的发现与觉醒的故事。整部影片自始至终都渗透着对个体生命的关心和对生存意义的关注,以及对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视和对人的美好情感的肯定。

    2013年01期 v.33;No.14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9 ]
  • 电视谈话节目的女性视角与价值取向

    李明晔;

    近年来中国的电视业蓬勃发展,伴随着频道专业化以及受众碎片化的出现,电视谈话节目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在各大电视台播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不仅是电视谈话节目的制作者,也是谈话节目的内容之所在,同时,女性也是最重要的受众角色。

    2013年01期 v.33;No.148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2 ]
  • 从《河殇》到《走向海洋》——中国纪录片的观念革新与文化追求

    张杰;

    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经过了近60年的发展变化,从创作理念到表现手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河殇》和《走向海洋》是两部具有特殊意义的代表作品,反映了中国纪录片从人文化纪录片时期向社会化纪录片时期迈进的20多年来在思想观念和文化追求上的变化与革新。

    2013年01期 v.33;No.148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6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0 ]

哲学研究

  • 从认知性到伦理性:进步观念解释原则的转换

    王成;

    进步观念自近代确立以来,作为主导性的历史观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实践。文章通过区分进步观念的两种解释原则,即认知性原则和伦理性原则,得出的结论是:以认知性原则来理解,进步观念是关于历史运演的规律;以伦理性原则来理解,进步观念则是关于历史运演的反思性准则。这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进步观念,前者具有规定性和唯实论的特征,后者则表现出反思性和唯名论的色彩。经过论证,进步观念只有以伦理性原则来理解才具有合法性。

    2013年01期 v.33;No.148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6 ]
  • 试论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动力因素

    黄连元;

    观念现代化是指人的思想方式及价值观念转化的现代化过程,在这一转化过程中,观念创新是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根本来源,观念适应是人的观念现代化的自调机制,观念交流是人的观念现代化的促进因素,三者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动力因素。

    2013年01期 v.33;No.148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9 ]
  • 君子风范:孔子思想本怀

    马寄;

    "君子"是孔子的理想人格。"君子"之为"君子"在于"德"。"君子"的内涵包含内外两个方面:一是"仁",一是"礼"。"仁"是"君子"的内在根源——"情理"。追溯历史痕迹,"礼"是"君子"的行为规范。"仁"、"礼"统一于"君子""文质彬彬"风范之中。于"君子""文质彬彬"的风范中,孔子解决了生民的"安身立命"问题。

    2013年01期 v.33;No.148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9 ]
  • 冯从吾的工夫论

    米文科;

    针对晚明学术思想的空疏与支离,冯从吾提出"本体与工夫合一"之说,强调工夫必须合于本体才是根本之工夫,本体必须依靠工夫才能显现。舍本体而用工夫,或舍工夫而谈本体,不是陷入支离就是沦为空虚,故一方面要"识得本体",另一方面还要"做得工夫"。就具体的工夫来说,冯从吾强调静中涵养与动时省察同时进行,即要于静中体验未发气象,这是根本性的工夫,又要在念虑发动处点检此心,做慎独、诚意的工夫。

    2013年01期 v.33;No.148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3 ]

社会学研究

  • 对我国公德建设的公众文化心理反思

    王瑞芳;

    公德具有利群、利他的意蕴。在当代社会,公德意蕴的展现却遭遇诸多不和谐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冷漠无情在人群中蔓延;第二,毒食品、毒药品频现,危及大众生命安全;第三,为一己私利,伤害他人生命。从公众文化心理的角度反思其成因,主要在于:第一,公德主体身份的平等性,易于导致责任分散;第二,公德的利他精神缺乏互信基础;第三,公德行为缺乏内在的情感驱动。推进公德建设,既需要公民个人树立对"他者"负责的意识,又需要社会建立和完善道德机制,对公民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

    2013年01期 v.33;No.148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42 ]
  •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保护

    张文婷;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是其重要的基本权利,但我国现阶段却因户籍制度、相关保障性法律法规不完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匀、打工子弟学校力量不足等原因,使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利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护,有关各方都应认真履行其职责和义务。

    2013年01期 v.33;No.148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1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哲学解释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观”反思

    李颖;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本质上是一种对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思想文化客体的深刻理解和领悟活动,这与哲学解释学有着内在的契合。利用哲学解释学的基本观点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目的、接受条件、接受影响因素和接受效果,能够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使我们从哲学的思维层面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澄清前提。

    2013年01期 v.33;No.148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6 ]
  • 葛兰西“文化霸权”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启示

    高其文;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或称"文化领导权"思想,以"市民社会"、"阵地战"、"有机知识分子"等为理论基础,强调统治集团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依靠强制和暴力,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化来取得意识形态上的支配地位,获得政治上的合法性。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2013年01期 v.33;No.148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9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06 ]

法学研究

  • 论高效司法的要素——以民事司法为视角的分析

    曹新华;

    司法高效以高效率和高效益为其基本内涵,并在多元司法目标的相互竞争与妥协中得以实现。高效司法的要素是多元的,其中,司法资源的充足投入与合理配置是基础性要素,司法程序的妥当安排是核心要素,科学的审判管理制度则是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

    2013年01期 v.33;No.148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9 ]
  •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认定

    杨会;

    认定安全保障义务人的不作为是否违反其安全保障义务意义重大。认定的前提是安全保障义务本身不能过重。由于安全保障义务具有弹性,认定的方法是个案进行。认定时应当考量的因素包括营利与否及程度、公共场所的开放程度、保护的客体、被保护的对象等。一旦认定安全保障义务人没有违反其安全保障义务的,就不能再根据公平责任原则让其向受害人赔偿。

    2013年01期 v.33;No.148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33 ]
  • 论死者物质性人身遗存的保护

    段雅娴;

    对死者物质性遗存的保护实际上表现为对尸体的保护。本文主要涉及到对社会善良风俗的保存和对死者近亲属精神的抚慰。然而现行法律对于这部分内容存在许多盲点,其中包括尸体被他人的损害如何主张,近亲属之间对尸体安葬或者捐赠的争议以及死者生前对自己将来尸体处分的要求有无借助法律保护的必要等实质性的问题。

    2013年01期 v.33;No.148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经济研究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张克友;

    文章在分析国内外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相对可比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建立的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法对河南省属高校进行了预算绩效的实证分析,验证了该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2013年01期 v.33;No.148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7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96 ]
  • 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嬗变——基于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的演进视角

    丁志帆;

    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既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变迁历程的客观反映,也是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的论战史。经济理论和政策产生于特定历史环境,并随着客观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围绕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逻辑主线,西方经济学经历了一条"否定之否定"的道路,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逐渐从对立走向融合,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也得到新的诠释。作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的两种手段,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是相互补充的,绝对的自由放任或政府干预都是不可取的。

    2013年01期 v.33;No.148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下载次数:7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4 ]

语言学研究

  • 《读书杂志》据文脉校勘述例

    张其昀;

    据文脉进行校勘的校勘手段在《读书杂志》中得到了空前广泛的运用。王念孙主要是据上下文之间的文脉发现错误。通过论列《读书杂志》之校勘实例,将从一个侧面展示王念孙对于校勘学方法论之贡献。

    2013年01期 v.33;No.148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8 ]
  • 新时期以来汉语复句基础研究综观

    吴锋文;

    新时期以来汉语复句在基础研究方面成果众多。文章对此进行梳理研究,将复句理论研究、复句句法分析、复句句式研究、关系标记研究等方面的成果条理化,结合已有成果的研究视角、关注焦点等分析复句研究的现状,并对深化复句研究的可能趋势进行了展望。

    2013年01期 v.33;No.148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03 ]

《说文解字》与汉字学研究

  • 戴侗《六书故》中的字形文化研究

    韩伟;

    戴侗《六书故》,是一部以事类为纲,类下分细目,细目内以六书编次汉字的汉字学著作,它在对汉字形体结构规律做深入探讨的同时,蕴涵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于其中。其中对天象、饮食、水系、农耕、商贸、崇土等文化意义的挖掘,对汉字在不同方言区的独特功用的研究等等,充分表明他研究汉字是形体分析与文化信息兼备,在文字见解上,具有许慎以后唯一值得在文字学史上推举的地位。

    2013年01期 v.33;No.148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7 ]

文学研究

  • 《诗经·商颂》的年代问题

    曾志雄;

    《商颂》的年代直接关系到中国诗歌起源的年代,在文学史上是个重要问题。虽然《商颂》年代的争论历来只有商诗说和宋诗说两派,看似简单,由于两派一直未能提出有力的证据折服对方,有时又纠结于古今文之争,因此争讼超过二千年而无具体结论。本文根据商代甲骨文和西周金文等语言现象,证明今本《商颂》五篇当为西周以后写成的作品。

    2013年01期 v.33;No.148 9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下载次数: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4 ]
  • 《诗经》学与诗学之关系

    赵婧;

    《诗经》既是一部诗歌总集,又是被统治阶级奉为"经"的典籍,致使《诗经》学与诗学有着复杂的联系。追踪溯源,诗学脱胎于《诗经》学母体之中,自魏晋"文学自觉"有了明确的文体意识以后,诗学才真正脱离《诗经》学,开始独立的发展,二者既相互影响,又沿着不同的脉络继续发展。

    2013年01期 v.33;No.148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0 ]
  • 曹操作品引用《诗经》原因探析

    张振龙;

    曹操作为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在建安文坛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保存至今所能看到的曹操的作品来统计,共引用《诗经》26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于家学传统、时代的统治思想与文学传统的影响所致。

    2013年01期 v.33;No.148 104-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1 ]
  • 珠联璧合 辉映千古——民间山水诗《敕勒歌》与《绵州巴歌》审美鉴赏

    丁三省;

    晋宋之际我国古典诗歌发生重大变革,谢灵运第一个把山水景物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写进诗篇,此后逐渐形成一个山水田园诗派。与此同时我国民间歌谣中也出现了以自然风光和山川景物为内容的民间山水诗。产生于我国北方的《敕勒歌》和产生于西南的《绵州巴歌》显示出我国南北各族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审美创造能力。它们具有许多与文人山水诗不同的民间山水诗的特色,而它们本身又以各自的艺术风采和审美个性交相辉映。

    2013年01期 v.33;No.148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7 ]
  • 从“少不读鲁迅”说开去——论鲁迅与青年及其他

    王雨海;

    "少不读鲁迅"和近年来中学语文课本对鲁迅作品的缩减,存在着对鲁迅与青年关系的有意疏离。鲁迅的一生同青年息息相关,他带着一颗青年的心进行着自己的人生追求,把自己的所有爱恶都放在青年的身上,永远站在青年一边。鲁迅希望建立一个有利于青年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创新、自由平等、诚实守信的青年社会。

    2013年01期 v.33;No.148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2 ]
  • 意识和行为规训——论“十七年”教育剧的反现代性

    阮南燕;

    以具有"现代意识"的社会主义精神教育广大国民为宗旨的教育剧,在强化民族国家意识的同时,呈现出明显的反现代特性———对现代思想、现代意识、现代价值体系的否定,其核心,便是对人的意识和行为的规训。其中主要是从革命思想、人生观、日常行为等三个方面对青年人进行意识形态规训。

    2013年01期 v.33;No.148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3 ]

红色历史文化研究

  •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财政体系的正规化建设

    王明前;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财政以经济建设为财政来源,尽力克服"打土豪办财政"的粗放经营模式。虽然战争环境险恶,但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党组织和苏维埃通过统一财政的努力,建立起预决算制度、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为财政体系的正规化奠定初步基础,并在经济建设中逐步建立起正规化的税收制度。银行制度的建立也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财政体系和经济建设构筑起有效的金融保障。

    2013年01期 v.33;No.148 12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5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16 ]
  • 解放战争时期南下干部历史贡献研究——以“天池部队”为考察中心

    邓其志;沈先超;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及新中国建设,全国先后有十几个批次、近20万南下地方干部,他们撇家舍业、风餐露宿,为开辟新解放区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了一生。"天池部队"作为晋冀鲁豫中原局筹备的第一批南下干部群体,在山西完成组建后随刘邓大军南下,在大别山根据地重建过程中,充分发扬了顾全大局、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南下精神",克服陌生语言、异乡习俗、险恶敌情等重重困难,在宣传革命思想、改善根据地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

    2013年01期 v.33;No.148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4 ]

历史研究

  • 番国青铜器及其历史地理论考

    金荣权;

    番国,为祝融八姓中己姓的一支,春秋以前在中原北部立国,至春秋前期南迁至淮河上游的信阳市平桥区一带,或称"鄱"、"潘"。后世出土为数较多的番国青铜器,铜器铭文多自称"番君"、"番伯"、"番子"等。番国在春秋时期较早归于楚国,从信阳市的平桥区向东迁移至固始县。公元前504年吴人伐楚,获潘子臣,取番地,番国最终灭亡。番国贵族在春秋中期便入楚王室为官,如潘崇、潘尫、潘党等。尤其是潘崇,在春秋时期楚国历史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番国文化呈现出中原文化、淮河流域文化与楚文化的融合特征。

    2013年01期 v.33;No.148 13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4 ]

综述

  • 内在理路与外延扩张——“第五届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讨会”学术综述

    尹全海;

    <正>由台盟中央、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国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河南省台办、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信阳师范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讨会",于2012年10月25—27日,在河南固始隆重召开。来自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专家学者,及海峡两岸王氏宗亲100余人与会。本次研讨会为"第四届中原(固始)

    2013年01期 v.33;No.148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8 ]

  • 新中原协同创新中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

    <正>由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中心牵头组建的"新中原华夏祖根文化保护传承协同创新中心",2012年9月获批信阳师范学院首批建设的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同年11月被河南省教育厅、财政厅批准为2012年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的参与单位。现依据"协同创新中心

    2013年01期 v.33;No.14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6 ]
  • 书讯

    <正>韩伟教授的新著《新编六书研究史稿》2012年11月由线装书局出版。本书总字数三十余万字,分绪论、创立期、中兴期、鼎盛期与新时期共八章。"六书"是我国传统汉字学形体结构的核心理论。这一理论自东汉肇始以来,其研究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本书将其分为两个层面、四个时期。这两个层面一个是传统六书理论研究的层面,一个是从现代语言

    2013年01期 v.33;No.148 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中原文化研究》征稿启事

    <正>《中原文化研究》是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文化类学术期刊,将于2013年初正式创刊(双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1426/C。本刊秉持科学理性、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恪守学术道德,以深入挖掘整理中原文化资源、传承弘扬华夏历史文明为立足点,兼及中国文化建设及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理论与实践问

    2013年01期 v.33;No.148 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1 ]
  • 投稿须知

    <正>来稿内容按顺序为:论文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含地址、邮编),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英文(论文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1.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及单位请另附纸张书写。2.摘要:是指对这一份文献内容梗概的精确的表达,无须补充解释或评论,也就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介绍性语言和补充解释,简明、准确、完整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以200字左右为宜。摘要不是提要,提要

    2013年01期 v.33;No.148 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下载本期数据